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欢迎来到 · 视点印象网
历史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历史 > > 正文
张学良不抵抗后 为何发表强硬中英文抗日演说
时间:2021-11-02来源:人民网
  想施展的张学良拿苏联开刀  中东铁路是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修的一条铁路,1903年修成,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到绥芬河;从哈尔滨

  想施展的张学良拿苏联开刀

  中东铁路是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修的一条铁路,1903年修成,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到绥芬河;从哈尔滨经沈阳,南到大连,形如“丁”字。并连结俄境内的赤塔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后来控制权掌握在苏联手里。1929年,张学良下令收回中东铁路沿线的电话权,苏联予以默认,但苏联驻沈阳领事库兹涅佐夫就此事向张学良提出抗议,要求偿还百万元安装费。4月,苏联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允许华人担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商务、机务、车务、总务、会计、进款等6处处长,但要求中国方面承认中东路苏联工会。张学良由此认为苏联态度软弱,不久即收回中东铁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苏联亦予以默认。

  5月27日,经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批准,特区警务处以“苏联将在哈尔滨领事馆召开远东党员大会”为由,搜查了苏联领事馆,在地下室逮捕了39人,同时搜出并扣押了大批文件。被捕人员中,除有苏联驻沈阳总领事库兹涅佐夫外,多数是中东路的重要职员和各联合会、局的经理或委员。特区警务处同时封闭了苏联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苏方正、副局长停职。事件发生后,苏方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释放被捕人员。张学良拒不放人,态度强硬。这就是“中东路五二七事件”,成为中东路事件的开端。

  当时,苏联和日本在东北都占有特殊权益,但苏联不像日本那样在东北驻有军队。日本明目张胆地把东北视为自己的保护地,公开插足和干预东北事务,苏联对东北安全的威胁远没有日本那样大。而仅仅一年前,张作霖刚刚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皇姑屯。为了避免东北孤悬关外,沦为朝鲜第二,张学良冒着巨大压力,毅然选择了易帜一途,就是要使东北和关内联成一气,以全国之力来抵制日本。可见张学良深知日本的威胁远甚于苏联,然而他选择向苏联开刀,颇令人们疑惑。

  根据历史学家杨奎松最新的研究成果,没有证据显示搜查苏联领事馆行动是受蒋介石的主使和密令。用张学良晚年自己的话来说,他所以会去挑战苏联,是因为“那时,我不自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要想把东北的地位提高”。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早已与苏联断交,这时又屡有情报显示有反蒋倾向的冯玉祥与苏联暗中勾结,而苏联的势力在北满地区又颇为活跃,这种情况无疑极易引起南京方面的猜忌。因此,趁着南京政府推行收回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的“改订新约运动”之机,对苏联发难,就成了张学良向南京表明自身立场的一种极好的选择。当时,苏联在国际上较为孤立,这自然也促成了张“不自量力”地看轻苏联,因而敢于动武的心理。

  张学良强收中东铁路

  进入6月,苏联一方面在其国内找借口拘押华侨华商施以报复,同时,在中苏边境苏联一侧频繁调动军队,而中东铁路苏方员工亦以罢工等形式向东北当局表示抗议。张学良派兵增防边界地区。蒋介石决定以强硬态度对付苏联。不过两人态度有所不同,张学良想的是让苏联遵守1924年签订的协议,蒋介石想的是索性收回中东铁路全权,大不了和苏联绝交。

  为了统一思想,7月6日,张学良专程赴北平,与蒋介石商议中东铁路问题。蒋介石态度很清楚:“收回中东路权,以防止苏俄赤化东省。”他强调,中苏事实上已经断交,故不必怕与苏联绝交,且以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亦不必担心中苏开战。纵使万一中苏开战,中央也可出手相助,出兵10万,拨几百万元军费不成问题。由于蒋介石的极力推动,张学良最终同意了收回中东路管理权,驱逐所有苏籍管理人员,之后争取收回整个中东路的方针。7月10日,张学良下达命令给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强行收回中东路权。


  九一八纪念日之际,张学良分别用中文、英文发表抗日演说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张学良义正言辞地痛斥了日军在东三省的暴行。明令东北军不得抵抗的张学良,为什么会发表这样一段演讲?

  2013年3月20日,美国纽约邦翰斯拍卖行举行了一场历史资料拍卖会,其中包括张学良的大量旧档案,以及张学良的随从里昂拍摄的大量照片和视频。当时,一位杨姓苏州商人以280万美金的价格拍下了这批资料,其中就包括张学良的这段英文演讲。在杨先生对外公布的这十几秒的视频中,显示拍摄方为Movietone News(早期以制作新闻短片闻名的美国福克斯公司旗下品牌,在美国的存在时间为1928年-1963年),拍摄地点是在北平张学良官邸,片头标注为“张学良首次发表抗日演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张学良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与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2年3月14日,中国政府盼望了不知多少时日的国联调查团,终于抵达了刚刚经历了“一二八” 战事的上海。4月9日,调查团到达北平,北平的东西长安街挂满欢迎代表团和反对日本强占东北的旗帜和血书。在调查团下榻的北京饭店,巨幅的白布一落到地,上书中文,下书英文:“欢迎公正严明的国联调查团”、“中国人民为公理而死,绝不承认丧权侮国之条约”。在北平期间,张学良会见了调查团并介绍情况。

  上述张学良抗日演讲视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的。视频中,张学良身着军装,带有浓重的东北口音,时不时出现停顿。张学良在演讲中斥责日本对外宣传东北不是中国领土的说法,宣言东北三千万人民愿意为他们的故乡奋斗到最后一个人,同时也奉劝日本不要一意孤行,停止暴力。这段演讲,既像是一种抗战宣言,同时更像是一种对国际舆论的表态。

  《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副主编、张学良研究专家王海晨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视频应该是1932年4月,在北平欢迎国联调查团的宴会上拍摄的。当时国联带来了很多专业的器材和拍摄团队,所以才会如此清晰。而张学良之所以会停顿、结巴,很可能是在背稿子。”

  资料显示,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队的“不抵抗”是出自张学良的命令。那么,在1932年国联调查团到来之时,为何张学良在视频中显示出比较强硬和鲜明的抗战态度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认为,张学良当初选择不抵抗一方面是判断失误,“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到这次事变是全面侵略东北的开端。”另一方面,张学良寄希望于通过外交、国际仲裁等其他解决方法。

  王海晨对金光耀的看法表示认同:“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有过很多次的挑衅事件,比如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这次日本制造的柳条湖事件(即九一八事变),张学良认为和以前一样,这也是普通的挑衅事件,认为不应该过度刺激日本,给他们更多的口实。”另外从现实角度考虑,张学良在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成为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新增晋、冀、察、绥四省和平、津、青岛三市的地盘,政治实力达到巅峰。但是,因为处理中原大战的善后事宜,张学良对东北事务的精力被分散;而且中原大战后入关的大批东北军没有回防,1931年张学良为了讨伐石友三又再度征调部分东北军精锐入关,导致了东三省兵力的进一步空虚。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日本的侵略,张学良选择了放弃抵抗,保存实力,“因为在张学良看来,打是打不过的。日本当时取得了朝鲜,可以源源不断输送兵力和物资,而南京政府当时是不会支援张学良的。”王海晨说。另外,当初张学良东北易帜时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谈判中有一个条件:东北归顺南京后,所有的外交问题交由南京政府来解决。这也是促使在九一八之初,张学良要和蒋介石步调保持一致的原因。

  “张学良在九一八中的态度和选择,争议太大,很多问题也只是采取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但在讨论和评价的时候,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而不是从现在人的后设视角出发。张学良当时一部分从形势出发,一部分为个人实力考虑,也有一部分是个人的视野局限,种种要素共同促成了‘不抵抗’的结果。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他之后意识到犯了错误,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弥补,要不然也不会有西安事变。”王海晨这样评价道。

  张学良晚年时回忆道,“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相关热词搜索:



免责声明:本篇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网站不负责任何法律责任。联系方式:QQ:3098026269
新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