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欢迎来到 · 视点印象网
书画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书画 > > 正文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时间:2021-11-02来源:未知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高连刚  山水画家赵宝华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创作的热情非但丝毫未减,而且还跟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高连刚

  山水画家赵宝华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创作的热情非但丝毫未减,而且还跟刚出道的一些年青人那样,“学无止境苦作犁,艺无顶峰勤当梯”,执着求索,勤奋耕耘,壮志凌云。

  或许,正是抱有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的积极心态和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昂扬向上的拚搏精神,使他始终保持了一颗纯朴的仰望星空的童心,保持住了纯洁的艺术灵魂与精神,不受画习和成见之囿,常有技法的突破和新视觉的呈现。

  近年来,他心无旁骛致力于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用画笔纵横乾坤、皴擦渲染、指点江山;用色彩诠释人生、抒发思想、融汇古今;凭借几十年笔墨的锤炼和学识的沉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先后绘制出一大批“大气而不失灵秀,雄奇而不失柔美”、“线条遒劲雅逸而不失韵致,用墨浑厚松活而不失秀润”的精品佳作,令人印象深刻。

  赵宝华先生的山水画,质朴清新,雅俗共赏,从点到线,从墨到色,均流荡着无限生机与气韵。不仅笔法劲健、墨色淋漓、苍率潇洒、境界高旷,而且画面布局层次分明、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气势壮观,很有着一种画外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旨、象外之趣的审美情趣。看得出他的笔墨受“明四家”影响较深,尤其对唐寅的作品悉心揣摩、心领神会、临摹较多。或许正是批驳地博取,较好地吸收了唐伯虎“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的艺术意蕴,使得他在笔墨语言上,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解更加透彻,承继更加到位,表现更加突出。

  赵宝华先生生于1948年,天资聪颖,自幼酷爱绘画,早在孩童时代就在火柴盒上涂鸦,小学期间曾以绘制的一幅骑战马图,引起乡里的轰动。读高中时一直是学校板报组成员,负责画插图。1969年冬季参军入伍到总参通信二团,经受过6年部队大熔炉的冶炼。复员后,又在村干部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其间,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画笔,并且后来还从临摹入手,专业从事烙画的工艺数年。可谓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特别是搞烙画的那几年,让他沉潜艺海,用功尤甚,画技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大家或许有所不知,烙画古称“火针刺绣”,也叫烫画,又称火笔画,就是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竹木、纸张、葫芦、皮革、丝织品上,创作山水、人物、花鸟的工艺品。这不仅要有过硬的工匠精神,而且绘画功底必需深厚,若是勾、勒、点、染、擦、描等技法不能谙熟于胸、游刃有余,创作起来将寸步难行。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赵宝华先生当年之所以选择这项工艺,无疑正是凭借自己有扎实的基本功。果然正应了“艺高人胆大”这句话,他创作的山水四条屏烫画,曾在山东省首届农民书画大展中获得优秀奖;烫出的另一幅唐寅的山水画入选建党八十周年书画展,并在山东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大展中获得二等奖。由此可见,赵宝华先生的书画功底,怎一个“深”字了得!

  大凡接触过赵宝华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重笔墨、重格调、有品位的画家,为人质朴,为艺执著,待人接物处处流露着真性情、真自在和真绘画精神。看他挥毫泼墨,如行云流水,毫无做作之气;精雕细刻,而不见斧凿之痕。他能灵活地将中国画大写意和小写意的画风特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除心慕手追、师法唐寅、黄公望外,还大胆借鉴古代先贤范宽、董源、倪瓒、石涛,近现代大家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张大千等人的绘画技法,并结合西画中的明暗关系、色彩关系以及装饰画中的构成机理,苦心孤诣地探寻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在笔墨运用上博采兼施,不拘一格,时而放笔纵横,时而细笔勾写;常常是根据理法,根据自然,根据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任意挥洒,并把自然山川放到一种大的境界里,一种诗的意境中,画其所见、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虽然笔下依稀可见前人的影子,还是传统的勾皴点染,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他画中的远山与近水,长天与大野,树木与山峦,造景苍翠旷远,笔笔随机生发,笔意恣肆纵横,处处相辅相成。既有流动空灵之效果,又有某种神秘幽深的灵气。于静幽中溢出诗情,秀润中蕴有意趣。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优美,让人可明显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不能不令人心生喜爱。

  山以厚德载物,水以流澈养人。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家,要想达到心意于笔、手忘于书、心手双畅的境界,都必然会乐于与大自然为伴,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经常行于天地,游于山川,戏于江河,勇于并善于到大自然里去感悟高山深涧的湍急和群山巍峨的壮阔,如此方能“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在与赵宝华先生交谈中,我获知他在“学各家为我家、化古法为我法”的艺术追求中,也是谨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曾多次去泰山、黄山、桂林等名山大川写生,与大自然交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寻觅知音,坚持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努力汲取丰厚的艺术营养。

  2006年未到济南定居之前,他一直在老家山东邹平鹤伴山脚下的村落里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诗句,正是他的日常写照。那时,农家生活的艰辛磨砺着他性格的坚韧,青山秀水、民间艺术滋养着他的艺术天分,每天扑面而来的烟霞山岚,更给了他无穷的艺术灵感和无限的创作激情。凭借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他对山水精神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艺术感悟力,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愈发深刻。画起山水来,自然也是直抒胸臆,手到擒来。且饱含真情,富有“烟火”气,接地气,有亲和力。无怪乎人们在欣赏其山水画时,常会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来评价他。

  潜心作画,朴实做人,是赵宝华老先生的毕生追求。值得一提的是,赵宝华先生艺术修养全面,除钟情山水题材之外,亦喜绘花鸟,尤擅画鱼、虾,早年在家乡就有“第一鱼”之美誉。总之,先生是位多面手,能画大气磅礴的宏幅巨制,也能画质朴自然、充满生机的抒情小品,其作品很值得我们鉴赏与收藏。

  写于2016年5月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赵宝华先生和他的山水画

相关热词搜索:



免责声明:本篇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网站不负责任何法律责任。联系方式:QQ:3098026269
新闻图片